濕度對養殖生產的影響:
1.濕度過高,則為病菌和蟲卵的繁殖創造了條件,使兔群易患上曲霉菌病和寄生蟲病。
2.溫度過高、濕度不夠的干燥環境容易造成除兔脫水,且飲水量增加,影響正常的消化吸收。
3.濕度過大,夏季不利兔體散熱,冬季可增加兔的傳導散熱,還有利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蟲的發育,易引起疫病的發生。
4.濕度過小,兔舍內過于干燥,舍內灰塵飛揚,可引起兔群發生呼吸道疾病、大腸桿菌病。
5. 濕度過小,尤其在秋季,特別容易出現呼吸道病。
6.外界環境對濕度也有影響,以北方地區為例:高溫低濕的月份:5~6月份,外界溫度高于35度,外界濕度一般低于百分之50,感覺干熱;高溫高濕的月份:7~8月份,外界溫度高于35度,外界濕度一般高于百分之70,感覺濕熱。
7. 通風量大,兔舍內外濕度偏低,干燥灰塵多,兔群很容易患呼吸道方面的疾病。
8. 外界氣溫高,濕度也大,晝夜溫差小,高溫高濕連續,對兔群的影響很大,特別是種兔群。
9. 通風量大,兔舍內外濕度偏低,兔體水分散失較多影響兔只的酮體質量。
10.下雨多,濕度大,水簾的降溫效果差,種兔兔群中暑死亡一般在此時期;
11.低溫高濕環境下,兔體主要通過輻射、傳導、對流散熱,高濕環境空氣中水汽量大,其熱容量和導熱性均高,并能吸收兔體的長波輻射,因而散熱較多,同時,潮濕空氣導致兔體被毛濕度加大,亦增 大其散熱量??傊?,低溫高濕環境,使兔體失熱過多,兔子采食量加大,飼料消耗增多,嚴寒時,又會降低生產性能。
12. 高溫高濕環境微生物易于孶生繁殖,易導致兔群發病,兔體內積熱,兔群采食減少,飲水量增加,懶動并且生產性能大大下降,兔體難以耐受。繼而使體溫上升,終致中暑(熱射病)而死。高溫低濕時,兔子蒸發散熱較順利,特別是在氣流加大時,可減緩高溫對兔子的影響。
熱誠歡迎新老客戶洽談合作共謀商機